<nobr id="xbxwg"></nobr>
<wbr id="xbxwg"></wbr>
<listing id="xbxwg"><video id="xbxwg"></video></listing>
<wbr id="xbxwg"><ins id="xbxwg"></ins></wbr><wbr id="xbxwg"></wbr>

訪談評論 Interview comments

給嚴肅的“家訪”換個說法,挺好!

來源:蒲公英評論

到學生家去“串個門”,看看孩子寒假學習生活安排得怎么樣,和家長拉拉家常,聊聊教育經……今年開學前,甘肅省張掖市開展了“暖心家訪”活動,密切家校聯系和家校共育,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。各校從黨支部、校長到普通教師,校校行動,人人參與,大家帶著愛心與責任上路,演繹了一個個家訪故事。(2月17日 中國教育報)

“家訪”是一種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家校溝通方式。但一提到“家訪”,往往會給人一種正式、嚴肅的感覺,老師及家長都要就交流的內容提前準備。學生的壓力更大,擔心老師跟家長打小報告,也擔心家長跟老師說自己在家里的不足。甘肅張掖讓每個老師都去學生家里“串門”,實質就是家訪,但這種說法卻讓嚴肅的家訪更加輕松、接地氣。

得知老師要來家訪,大部分家長都會緊張,雙方交流的話題多聚焦在學習、成績、在學校及家庭中的表現等方面。比如,老師向家長匯報學生各科的成績、在學校的表現、科任老師的評價等;家長則向老師介紹如何督促孩子學習、孩子在家里的學習態度、學習存在哪些困難等,部分家長也會就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向老師請教。談論這些話題時,談話的氛圍一般都很嚴肅,到部分表現不太優秀的學生家中家訪時,談話氣氛可能更為緊張。

得知家長要在某個時間來“串門”,家長的反應會輕松很多?!按T”時的交流多以“聊家?!钡姆绞竭M行,話題相對開放,可以談學習成績,也可以回避這些話題。例如,老師可以跟家長聊聊自己的工作、家庭、學校近期開展的一些活動、某一熱點話題,順便聊聊學生的學習情況。在老師“聊家?!钡倪^程中,家長也會說一些家長里短、孩子的生活瑣事等,作為反饋。在聊家常的過程中,老師與家長之間都較為輕松,會進一步增進了解,雙方更容易達成共識。

帶著“串門”的目的去學生家里,向家長“通報情況”的目的會進一步淡化,能夠更真切地看看學生的家庭狀況,了解家長的學識、教育理念、素質、人生觀等信息,老師也可以及時向家長傳遞教育理念及方法。在這樣的環境中,學生不僅少了“被告狀”的恐懼,還能受到正向鼓舞。

家訪的目的是讓家校雙方有更多的了解,并在教育方法上相互切磋。但是,傳統的家訪多以“信息通報”為主,家?;有Ч幻黠@?!凹以L”變成“串門”,表面看只是換個說法,但會讓家訪的方式發生改變,老師能夠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家庭,家長能在較為輕松的聊天氛圍中捕捉到教師的教育思想及理念,這才是家校雙方最需要的溝通。

(作者:吳維煊,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)

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聲明
聯系地址: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雁寧路399號
廣告發布登記號:620100002
甘肅教育社 版權所有
隴ICP備19004577號—2
亚洲中文字永久在线
<nobr id="xbxwg"></nobr>
<wbr id="xbxwg"></wbr>
<listing id="xbxwg"><video id="xbxwg"></video></listing>
<wbr id="xbxwg"><ins id="xbxwg"></ins></wbr><wbr id="xbxwg"></wbr>